阎光才 | 我国本科教与学过程的特征与问题分析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5.01
栏目按语
在本科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政府相关部门与高校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寄望于通过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在短期内达到大幅度大面积提升质量甚至剑指“一流”与“卓越”的宏远目标。然而,卓有成效的改革不仅仅是目标导向,更重要的是问题导向。如果问题不清,即使路线明确,改革措施也难有针对性。为此,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基于学生与学习变化的大学教师教与学的变革”课题组,立足一个本科课程教学的微观层面,启动了面向全国38所高校(每所高校1~2个优势与特色专业)的本科生调查项目,并完成了《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China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 Survey(CCTL)》数据库建设。通过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课题组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课题期望基于学生视角洞察当前本科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对其成因展开探索性的分析,从而为当前的改革提供些许启发。本栏目所刊载的便为调查项目的一个概略性调研报告以及部分专题性的研究成果。
摘要
调查报告基于学生发展、课程质量、学生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本科教学支持环境等多个维度,对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过程特征和效果等,予以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摸底,尝试揭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总体表现良好,但有如下发现值得特别关注:本科科研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最重要活动,学业成绩良好和具有传统就业偏好的学生,在有关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表现却并无优势;总体上,学生学习更倾向于为外在动机主导,学习策略带有浅层化;相对而言,公共必修课与选修课整体质量堪忧,评价较为负面;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学科素养表现较好,但教学素养略显不足;众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没有显现出其优势,各种教育技术的使用效果并不尽人意;书院制以及学业导师制度的改革效果依旧不够理想,行政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关键词
调查研究;本科生;教与学;学生发展
近些年,本科教育质量愈受全社会特别是政府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对此人们可能有各种说法,且有不同的关注点。在笔者看来,本科教育质量是一个极为广泛而复杂的议题,它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的内容,试图从一个立体、全景与系统层面来审视与分析,几乎是无法把握和驾驭的。为此,针对这一基本设问,2019年课题组启动了一个较大范围的随机抽样调查,尝试基于调查数据,对该问题做些基本的回应。我们的研究角度极为微观,仅仅聚焦于本科生的教与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环节,希望能够基于学生的自我感受与领悟,对目前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切片式的精细扫描,从而以见微知著和以小见大的方式,将问题存在的根由与中观乃至宏观层面的管理制度甚至体制中的缺陷建立起关联,并提出相关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设计与数据说明
对于目前本科教与学过程中问题的研究,目前最为流行的是本科生学习体验与学习参与调查,这种调查研究思路与经验无疑对本项目提供了众多有意义的启发。但是,考虑到当下教与学过程存在的多主体参与以及教学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与技术等极为复杂的特征,课题组尝试尽可能地拓展调查主题所涉及的范围,拟从课程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和学生课外经历(环境支持)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全面的摸底。通过对样本数据采集与描述性分析,整体呈现当前我国本科教与学过程的总体特征,从中发现相关问题并予以深度挖掘和分析。上述四个维度便构成了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课题组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了问卷的整体开发与设计工作,并通过局部试测进行了几次修订,最终形成了《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China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 Survey(CCTL)》调查问卷。
问卷根据分层抽样设计,抽取了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广州、长春以及郑州等地的不同类型高校,每所高校由所在高校的联系人自选1~2个本校的优势专业,从各年级抽取50名学生答题,答题以在线方式完成。问卷覆盖了43所包括“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与其他一般高校,共收回6027份,通过审核删除无效与存疑问卷后,有效问卷为4461份,有效回收率为74.02%,表1为调查样本的主要人口学和教育学变量特征。
除此之外,课题组还选择了18位本科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将其整理成为文字材料,以弥补分析过程中问卷对相关议题了解可能浮于表面的缺陷。
二、我国本科教与学过程特征
与问题分析
课题组在对数据进行清洗之后,围绕调查最初的设计,对数据做了基本的描述性分析,因而形成了六方面的专题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学生发展研究”“课程质量研究”“学生学习与自主学习过程研究”“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及其效果研究”和“学生学习支持研究”等,以下将摘其要略做概括性的呈现。
(一)关于本科教与学过程中学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学习发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具有极为复杂的特征,为便于测量,本研究主要以学生自我报告的三个维度主客观内容作为测量指标,包括学业(挂科数、专业排名与奖学金)、能力(基础知识、学科前沿、操作能力、表达能力、信息素养、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未来规划)、态度认同(学校推荐度和专业推荐度)。通过对相关人口学变量与其他变量做回归分析发现,在性别、家庭出身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显著性。
1. 人口学变量差异。在学业表现方面,女生总体优于男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获得国家奖学金上高于非第一代大学生,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专业成绩排名上总体相对落后于其他群体;在能力表现上,女生反而在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重要能力方面弱于男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沟通能力、专业基础知识与操作能力方面,弱于其各自的参照群体;在态度认同上,农村生源的学生更认同自己所就读的高校,但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同相对较低。
2. 招生入学方式差异。以高考分数、自主招生以及沪浙“新高考”作为三个自变量,来审视不同招生入口对学生发展影响。数据显示:高考分数依旧为预测本科生学业表现的关键性指标,自主招生整体表现优于统招生,但参与沪浙“新高考”学生与其他招生方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这或许多少可以打消人们对“新高考”改革的顾虑;在能力提升与态度认同方面,不同招生入口的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3. 高影响力活动的表现差异。以调查中的十项活动(参与教师课题项目、参与竞赛、发表论文或专利、海外交流、辅修、双学位、学生会、社团、兼职和创业)作为高影响力的观测值,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教师课题或项目、竞赛与学生会对于学生学业表现具有积极效应;但是,在能力提升方面,除了辅修之外,所有其他9项活动对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在态度认同方面,参与教师课题或项目、竞赛、学生会和社团等,对本校与所修专业具有更高的认同度,而双学位和创业的效果则正好相反。
4. 不同学业预期之间的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期待读研以及到政府或事业单位求职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更为突出;具有读研预期的学生在学科前沿、信息素养和未来规划等方面的能力表现较好,但在专业基础知识、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也发现,倾向于将来到民企就业的学生,在信息素养、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能力方面,却优于期待进入政府与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在态度认同方面,期待读研群体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较高,而期待选择民企与外企就业的学生对所在学校认同度显著低于到政府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在此将几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高校需要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与农村生源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在未来规划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补偿家庭资本供给的不足。
第二,各种关于“新高考”的改革,至少就学生的在校表现方面,并没有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自主招生在个别方面的较好表现,可能更多与其入学之前的家庭教养以及综合能力存在关联。
第三,就总体而言,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与项目,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能力提升以及态度认同,都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对本科生科研支持,应该尤为引起高校的关注。但就调查结果而言,双学位或辅修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较弱,这或许需要对该制度进行全面的反思。
第四,未来深造与就业预期,的确是影响学生学习表现的重要因素。但数据表明,尽管选择走传统常规或平稳路线(如读研或到政府事业单位就业)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以及专业基础知识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在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与信息素养方面,却弱于有些“离经叛道者”(期待到民企与外企就业的学生),它或许表明学生学业成绩与就业预期及能力之间,未必存在对应关系,这的确是一个更值得反思与有待深究的问题。
(二)本科生自主学习状况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本科生的学习自主性,调查从更为细致的几个方面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专业承诺、学习行为、合作学习、时间分配、逃课情况、选课动机和评教心态等予以审视,相关调查结果如下。
1. 学习动机与策略。采用方差与因子分析方法发现,相对而言,本科生学习的外在动机相对于内在动机更为强烈,对成绩更为关心。成绩越靠前,如排在前20%、有深造期待的学生内生动机更为强烈;在学习策略方面,大多学生更注重表层的考前记忆,深度学习策略表现不足。男生相对于女生尽管学业表现不理想,但其深层学习策略明显比女生更具优势。年级越高,越注意深层学习策略,大二学生表现最弱。“985工程”高校以及成绩越好的学生,在深层学习策略表现上最为突出。
2. 专业承诺与学习行为。学生对专业承诺主要表现为“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相对而言,源自喜爱的情感承诺较低。相比较而言,“985工程”高校、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在情感承诺表现上更占优势;在学习行为方面,学生学习主动性总体趋弱,更多倾向于满足课程教学与考核的要求,虽然在创造性方面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但课堂不善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堂行为表现不够活跃。学习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合作学习方面表现较好,但在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则显著低于男生。在年级方面,无论合作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二年级学生最弱,因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大二塌陷”现象。“985工程”高校在合作性、主动性与自主性方面优势非常明显,成绩排名前40%以及具有深造期待的学生在主动性、创造性与自主性方面表现较好。
关于合作学习,通过对小组学习的情况分析发现:相对于“985工程”高校,其他高校类型学生对合作学习优势的认同度较低,尤其“211工程”高校认同度最低。高校层次越高、成绩越好的学生,越认为合作学习存在局限。这种表现究竟属于行为上的独立性还是离群索居,尚无法做价值判断。
3. 时间分配与逃课情况。数据显示,在各个事项中,按周时间分配,学生在上课时间上投入最多(27.97小时),其次为课外学习时间(20.22小时),但上网时间也不少(18.94小时)。在不同类型高校之间,“211工程”高校课时最多,一般高校的课外兼职时间较多。女生比男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投入多,但课外兼职时间也同样比男生多。男生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明显高于女生。在年级分布上,随年级升高,上课时间递减,学生课外学习、课外兼职及上网的时间却都在递增。成绩排前10%和有深造期待的学生,在课外学习时间投入上最多,上网时间最少。
在逃课表现方面,不同课程类型存在显著差异,逃课严重程度依次为公共选修、公共必修、专业选修和专业必修。公共选修逃课最为严重,不同程度逃课的比例达到50%。在逃课期间学生的各种活动类型中,睡觉的比例最高,达到66.7%,其次为游戏、学生干部工作,都超过了40%,然后是自习与兼职。相对而言,无论哪种课程类型,“985工程”高校的学生到课率最高,年级方面,大三与大四逃课情况较为严重,成绩较差比成绩较好的学生、男生比女生尤甚。
4. 选课动机与评教心态。就总体而言,学生的选课行为更多与教师的口碑、自身兴趣、学习收获等因素相关,而不大关注教师的职称高低以及课堂是否点名。不过相对而言,没有深造意愿和成绩较差(有两门及以上挂科)的学生,比较关注点名少和容易通过的课程。
关于评教心态,学生总体上比较倾向于给投入多、收获大的课程打高分,但通过频数分析发现,有57.3%学生会给可能获得好成绩的课程打高分,34.4%给作业简单的打高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这或许表明,现实中的确存在分数的“教学相涨”现象。
除此之外,调查还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授课班级普遍存在规模过大的问题,公共必修课35人规模以上比例达到90%(其中有40%以上超过百人),公共选修为84%,专业选修为53.1%,专业必修为57.1%。高校层次越低,授课规模大问题越为严重。关于助教配备情况,公共必修与选修从未配备助教的比例分别为30.8%和39.6%,专业必修与选修为26%和32.2%。对助教所发挥的作用,总体评价较低,在5级计分中,没有达到一般水平(低于3)。
就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而言,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高校成绩导向既有其合理性,但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内在动机、深层学习策略和自主拓展性学习不足的主要缘由。
第二,合理的规划与目标导向无疑是提高本科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除了深造一途之外,高校如何能够为有其他选择或对未来处于迷茫状态的学生提供学习与发展指导,确立学习目标以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这是目前最为棘手的问题。
第三,本科生中的“大二塌陷”和“课堂沉默”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大二塌陷”现象究竟是反映了本科生成长过程所存在的规律性问题还是制度设计缺陷,有待进一步去研究;“课堂沉默”也与此类似,它可能源自早期教育积累所形成的习性,也可能是课堂教学本身的问题。
第四,学生周上课时间投入多,反映了我国目前本科教育依旧存在学分与课时数过高的问题,但如果减少课程总量,又可能存在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是一个两难困境。此外,学生在选课、评教过程中的某些取向与逃课现象,都表明现实中尚存在一种师生博弈的悖论与困境问题。
(三)本科课程质量与学习过程特征分析
基于本科生反馈,本调查尝试对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质量与学生学习过程的有关特征做简单描述性分析,以下从几个方面做系统概括与归纳。
1. 关于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满意度差异。基于满意度分析,调查发现,在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公共必修课的满意度最低,其次为公共选修课,仅略高于公共必修课。相对而言,专业必修课的满意度最高,其次为专业选修课。在公共必修课中,评分最低的为计算机基础,其次为军事理论、思政课程与公共外语,高等数学略好。
2. 关于课程设计质量问题。以课程目标、知识结构和课程内容三个指标来观测,本科生总体上对于课程质量给予基本认可,68.2%的学生认为超过一半的所学课程目标明确,62.9%的学生认为知识结构合理,60.5%的学生认为内容有用。但超过30%的学生评价较低,说明高校目前在课程设计方面整体上还依旧存在众多缺陷。通过对课程认知目标相关项的均值分析发现,课程设计总体倾向为相对重理解与记忆能力,对应用与分析能力关注较为不足,最弱的为评价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
3. 关于课堂反馈问题。调查显示,目前本科生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反馈为课堂即时反馈,其次为课外书面反馈和课外在线反馈,最弱的为课外面对面反馈。因为以课堂即时反馈为主,因此在关于反馈对学生学习促进上,课堂即时反馈的效果得到较高评价,其他反馈效果相对较弱。
4. 关于课程考核问题。数据显示,目前高校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为学期考试和书面作业,其次为课程项目与课程报告,采用课程论文考核方式的频次相对较低。与此相应,为应对考核形式,学期考试与书面作业被学生视为促进学习的最重要方式。换言之,强制性而非自发性的考核压力,是构成学生学习的主因。
5.关于学生课程学习中的信念、动机与策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先天能力,本科生更为认同学习收获主要来自于自身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在学习动机上,相对于基于兴趣的内生动机,学生略微倾向于成绩导向的外在动机(或压力),但两者之间存在交互影响作用;在学习策略方面,相对于对学习任务本身如成绩的关注,学生更倾向于采取理解和联结等学习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在此将我国本科课程质量相关方面的问题概括如下。
第一,公共必修与选修课整体满意度低下,在越来越强调通识教育的今天,该问题需要特别引起关注,究竟是课程类型、内容、授课规模还是教师方面的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就整体而言,本科课程教学中师生在课堂之外的互动反馈明显趋弱,这可能与当前的评价制度、教师精力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存在关联。
第三,目前课程考核的方式总体上还比较单一化,基于教学内容本身的考试方式占据主导,因此如何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主动性与自主探究性,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四)关于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及其效果
教学的有效性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教师应该具备什么能力与素养、采取什么方法与技术才会让学生有收获,本次调查将仅仅从课堂教与学的微观层面,基于学生的视角来加以审视。调查表明,总体上,学生对当前课堂效果评价较高,尤其在新知识获得、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予以较高的认可。但在方法与技术效果反馈上,某些发现多少让我们感到意外。
1. 关于教师的教学素养。在关于教师所具备的学科与教学知识中,学生总体给予比较高的认可。但相对而言,对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视野评价更高,而对教师关于学生知识能力以及身心特点方面的知识评价相对较低;学生对教师的备课态度和备课内容充实程度、教师所提供的建议与帮助较为认可,但对学生学习中困难的关心相对不足。
2. 关于教师课堂讲授行为。相对而言,学生对教师关于课程目标与要求的清晰性、内容与学科发展历史结合的意识、内容先难后易的条理性以及例举方式教学的通俗易懂等,给予较高的认可。但是,在对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改进教学,以及个人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方面,给予的评价水平相对较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课堂上的互动总体上给予较高的认可。
3. 关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调查显示,目前本科教学的主要方法依旧为以讲授为主,其次为学生课堂汇报,讨论为主以及其他方式为次;相对而言,学生对讲授为主的效果给予最高的评价,其次为学生课堂汇报与讨论为主。在相关辅助性教学方法中,采用较多的方法为实验操作、课外辅导与小组项目等,但对这些方法的效果整体评价不高,尤其是对学生之间互评的教学方法,评价最低。
4. 关于教学手段与技术的有效性。数据表明,在本科教学中PPT讲授最为普遍,其次为视频播放与板书。在各种教学手段中,学生对PPT讲授效果评价最高,其次为板书、视频。各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如网上讨论、网上提交作业、在线考勤、在线作业反馈等,使用频率较低,对上述各种辅助性手段的效果整体评价也较为一般,认为较好与非常好的都不超过半数。
上述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确存在对学科的关注多于学生身心特点的现象,课堂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与自我发挥的成分略显不足;另外,至少在课堂教学环节,目前我们较为推崇的学生主导教学以及各种技术手段等,并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理想效果,其背后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很值得进一步探究。
(五)本科学习支持条件与环境的现状分析
本调查关注的本科学习支持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学校整体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学术资源、多样性的人文环境、教师支持等;第二,与学习相关的制度支持,如导师制、学业预警制度、书院制、同伴帮扶制度、国际交流制度等;第三,重要他人支持,包括家庭、舍友和学友等日常生活中的影响等,相关情况如下。
1. 学校整体环境支持。数据显示,本科生对学校的整体环境评价达到了一般以上,但未及比较满意的级别。相对而言,满意度较高的为任课教师的帮助(均值3.77,5级计分,满意度最高为5分)、学习空间(3.73)、图书资源(3.71)、辅导员帮助(3.69)以及文体设施(3.66),满意度较低的为兴趣满足度(3.52),选课自由度(3.50)和科研支持(3.48),满意程度最低的为入学教育(3.44)、学术讲座(3.44)和行政帮助(3.43)。
2. 相关学习制度支持。在相关学习制度方面,学生认为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学业预警制度(3.88),其次是国际交流制度(3.80),效果较弱的为学业导师制度(3.71)、同伴帮扶制度(3.68)和书院制(3.67),以上所有方面都没有达到比较满意水平。
3. 重要他人支持。调查发现,即使在成年之后,影响本科生学习态度的重要他人依旧为家庭,选择父母的比例达到(32.8%),其次为舍友(19.7%)、教师(16%)和非舍友的同学(14.8%),最弱的为恋人(7.2%)。
家庭所提供的支持主要体现为父母期望与活动支持(均值皆为3.90,5级计分,5为非常符合)、对学生学习的关心(3.89)和帮助解决困难(3.87),但在未来规划指导方面最弱(3.26)。方差分析表明,父母学历水平对家庭支持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在未来规划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父母学历越高,支持效果越好;在日常同伴影响方面,宿舍关系和谐与正面对学生学习影响最大(3.49,5级,5为非常符合)。统计分析发现,宿舍规模并非越小越好,4人以上规模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更倾向于正面;交友偏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男生而言,他们更容易为朋友的积极或消极取向和行为所左右。
总之,调查揭示了如下问题。第一,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之后,我国高校目前教与学的硬件不足的问题虽有所缓解,但是,相对而言,柔性的环境依旧是软肋。学校的课程设置与选修制度,还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自主选择需求,本科科研资源和机会依旧不足,有些教育环节如入学教育、导师制、书院制的育人功能流于形式,尚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另外,也许是因为中国人所特有的亲情文化情结,即使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的成长并没有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同伴效应也表明其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三、关于本科教与学问题的
宏观思考与相关建议
结合本次调查结果,本研究在此尝试并不拘泥于上述众多的具体问题,而是采取适当超越的立场,对当前我国本科教育的相关重要议题略作思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关于本科教育的整体评价
要对本科教与学质量做一个总体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关联到的各方面因素很多,从任何一个单方面来审视都可能存在偏颇。更何况由于大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随年级次第展开的过程,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与认识水平以及所置身的情境,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大学教与学的整体情况作出误判。故而,在此我们不妨选择样本中的特定群体——大四学生(调查实施时,正好是大四学生即将毕业离校的时段,样本765份)样本做单独分析,对他们基于回溯以及当下感受所作出的相关评价,或许更能在整体上反映我们大学教育的整体状况。由以下三个方面的数据表现,可以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
1. 大四学生从不同方面的经历中获益程度的评价。由图1发现,就总体而言,在绝大部分方面,本科生的获益评价基本接近“比较大”的水平(1为极其小、5为非常大)。其中课内学习的获益相对最高,其次为动手实践、课外学习与理论学习环节,最弱的为集体学习。因此,就学生的反馈而言,课内学习的评价表明,我国本科教与学的整体状况尽管存在问题,但不能将其过于夸大。
2. 大四学生对大学期间各方面能力提升的评价。图2显示,大四学生对各方面能力的评价总体水平接近于“较大提升”(1为毫无提升,5为很大提升)。其中提升最大的为专业基础知识与问题解决能力,相对较弱方面为对学科前沿成果的了解。这其实表明,我国大学教与学过程总体上还是倾向于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或者说紧扣教学大纲的内容与进度要求开展教学,比较中规中矩。它也表明,大学教学的问题并非在教材上,而是与教材相关的拓展性知识传授存在不足,因此,目前本科教学管理中的教材规范化倾向,有可能会抑制教师根据学生需求的自主选择权和灵活变通能力,需要予以审慎的反思。
3.对学校各方面满意度评价。图3显示,大四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学习支持和学校声誉评价接近满意水平(1为很不满意,5为很满意),奖助政策、校园文化环境、师生互动次之。满意度相对较低的分别为: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指导、行政人员素质。这或许表明,相对于教与学的过程,学校层面的有关管理制度、社会支持与服务可能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
由上述三方面的基本数据表现,不妨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教与学过程总体情况而言,应该达到了较好而确实难及卓越的水准。但是,相对于教学,高校包括教与学在内的各方面的管理与服务、体制、制度与政策可能存在更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教与学水准的提升虽然需要师生共在的情境与行为发生改变,但如果不从体制与管理层面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极可能构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制约性因素。
(二)关于本科人才培养体制的问题
本次调查发现,就学生层面而言,影响其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维度:一为外部强制,如严格的考核要求以及过程监测制度,如学业预警制度效果就比较明显;二为内部自觉,如学生对未来的预期、专业与课程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表现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因素。目前教与学中存在问题比较突出方面在于:为满足成绩要求的动机高于内在兴趣,内部自觉的众多动力因素并非在于求知本身,而是未来深造与特定部门就业的需要。公共必修与公共选修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其本意在于涵育学生情趣与综合素质,但他们是学生评价最低和逃课最多的课程。学生在校时间中上课时间超过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或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分和课时要求过多的问题。
上述问题固然与师生自身因素有关,但他们在深层次反映了体制与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如专业自主选择余地不足、通识教育课程规模、结构与质量存在缺陷、学分总要求过多、必修课总量过多挤占了自由选修的空间,或选修课开设量不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如果不从人才培养目标、体制与规格的角度来审视和回应,就难以在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过程的内生动力不足与兴趣淡然的问题。而缺乏内部动机,外部强制或规范越多,越容易引起学生甚至教师的隐性应对与抵触。如加强对学生出勤情况的监督,会带来学生人到心不在的隐性逃课问题,对学生评教工具的不当利用如将评分与晋升挂钩,会引起师生形式理性而实质的非理性博弈行为。
(三)关于学生学习策略表层化的外在诱因
近年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国高校逐渐完善了一系列奖助制度体系。由于强调学习成绩与奖助挂钩,成绩本身也就难免带有强利益关联的竞争色彩与功利倾向。因为学生对学业成绩有过重的利益关注,结果反而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如调查中发现,合作学习氛围总体不浓,越是成绩优秀和高水平大学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局限越给予较高的认同;教师为避免学业考核中标准模糊或主观倾向所带来的风险,往往采取相对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评价方式的单一,导致学生更倾向于以理解与记忆来应对考核的表层学习策略,难以全面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可迁移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通过制度完善与政策调整,摆脱当前政策与制度设计所促成的功利化陷阱,缓解学习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课堂(书本)知识与拓展性能力之间的张力,这是解决学生学习策略表层化的基本外围条件。
(四)关于教学资源拮据的问题
调查发现,目前教学资源的匮乏并非在于硬件资源,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不足。其基本表现为:授课规模过大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助教特别是有效的助教配备严重不足。在当前教师角色愈加多样化、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日益加重的环境中,学生所反映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尤其是课外互动和反馈少、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难以提供有效帮助,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特征了解少等,自然有其客观的环境与制度成因。除此之外,调查中学生对以讲授为主的有效性给予更高的认可,而对其他方式如讨论为主、小组学习评价较低,其深层原因皆在于此。因为面对庞大的授课规模以及捉襟见肘的精力,教师难以采取更为多样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缺乏日常与学生频繁互动所必须的精力投入。故而,如果不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在人力配备上增加投入,如实现更多的小班教课,提供更多有劳务回报因而愿意担起责任的助教队伍,仅仅寄望于在微观层面上对教师予以施压,或推动教与学策略、方法、形式与技术的变革,它就难以取得明显成效。
(五)关于管理与服务的理念问题
本次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在学校支持、校园学习和生活问题求助以及对学校总体满意度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生对行政支持与帮助的评价都基本处于最低水平。对于原本作为提升学生校园适应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生活与学习交流和增进学生校园文化体验的书院制,也没有给予较高的评价。这些问题都表明:在教与学过程管理与学生发展支持方面,行政部门依旧缺乏真正的以生为本的理念和服务意识,有些改革随大流形式化。仅仅做表面文章,如入学教育环节的流于形式,过于强调过程的规范化与出口的严苛,而不是全面完善和提升校园支持的条件,如专业化的心理救助、困难帮扶、学业指导等,学生就难以对各种规范与要求予以理解和配合,甚至会影响其校园归属感。这种理念与意识的缺失,在教师群体中也会产生同样的不良效果。因此,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变,绝不仅仅局限于教与学的过程,它的源头还在于行政部门及其管理制度。究竟应该采取何种管理策略与提供有效的服务,体现以师生为本理念,才能为师生的教与学活动创造更为优良的环境,这是一个我国高校中至今未能解决甚至很少引起管理者自我反思的老问题。这正如我们在现实中所观察与感受到的:各种关于教学的改革项目频出,制度规范越来越多,教师疲于应付,但是真正投入本科教学的资源以及师生投入教与学的精力却越来越存在不足。
以一句通俗的话概括之:整个体制的不同层次和环节,各自把握好角色定位,管理部门适当管住自己的手,让基层部门放开手脚,如此或许我国本科教学改革才会真正取得成效。
本文是基于课题组各专题报告内容总结而成,属于集体贡献,课题组成员:郭娇、李琳琳、张静华、丁飞己、包志梅、秦奕萱、朱雅洁、丁沁南。在调查过程中,各指定高校的老师们给予了全面的协助与巨大的支持,因为人数众多,无法具名一一致谢,在此谨向他们表达谢意与敬意。
作者
阎光才,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上海 200062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5期第1-8页
栏目
本科教与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投稿平台
http://editor.hie.edu.cn/gj/article/add
《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217室